北大天文系研究团队发现星团单星族成分重要证据,或终结长达十年争论
恒星是在星团中形成的,一直以来,星团中的恒星被认为由“单星族”组成:即所有恒星来源于同一片气体云塌缩,它们几乎同时形成并包含相同的元素成分,因此,星团中的所有恒星都几乎拥有相同的年龄。然而,对于年龄在10亿到30亿年左右的中年星团,科学家们发现它们的恒星或存在相当显著(约3亿年)的年龄差别,这使得星团的单星族起源陷入了争论当中。
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李程远,天文系教授Richard de Grijs和兼职教授邓李才在《自然》杂志上撰文表明:人们对中年星团的星族成分理解或陷入了误区,有力证据显示,中年星团的恒星年龄并不存在显著差别。《自然》杂志的审稿人对这一结果评述说:“这一工作或将终结该领域长达十年的争论。”
核心稳定燃烧氢元素的恒星,其颜色和亮度存在着单调的规律:越大质量的恒星,其亮度越高,颜色也越蓝;反之小质量的恒星则既红且暗,这些恒星稳定的分布在一条贯穿“亮度颜色”二维图的恒星带上,被称为主序带。若星团中的恒星是同时形成的,由于大质量恒星总是率先燃烧完核心的氢元素,它们总会先离开主序带,留下一个清晰的“转折”区域(在转折区域更亮的位置没有任何主序星存在,因为它们已经演化完了),一直以来,转折区域是用来判断星团恒星的年龄成分的重要观测对象。
然而,对中年星团的观测表明,大多数这样的星团存在很明显的转折区域展宽,暗示着星团中的恒星并非同时形成,而是持续形成了将近三亿年,这一现象使得星团天文学家争执不休,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,这或许表明单星族模型并不正确,而另一部分天文学家则表示怀疑,因为数值模拟和对年轻星团的观测都表明,星团中并没有足够的气体来维持长达三亿年的恒星形成。
通过分析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数据,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李程远注意到,对于中年星团NGC1651,尽管其存在着显著的宽转折区域,其对应的亚巨星分支却十分狭窄。“亚巨星分支是恒星转折区域的下一个阶段,它和恒星的转折区域紧紧的连接在一起,若恒星的确包含不同年龄的成分,那么它们应该同时呈现出展宽的转折区域和亚巨星分支”,李程远解释说,“就好像曼妙的长腿长在了虎背熊腰的躯干上,显得十分不协调。”
下图展示了NGC1651恒星的赫罗图,即亮度(纵轴,越往上越亮)颜色(等效于温度,横轴,越往左越蓝)图,模型计算表明,恒星的主序转折区域预示着存在恒星至少4.5亿年的年龄差别,然而紧随其后的亚巨星分支却十分的狭长,它们完全分布在对应年轻星族的理论曲线附近,并不需要任何年龄差别来解释。
“利用亚巨星分支来计算恒星的年龄成分非常聪明,因为它是主序转折区域的重要延展,并且它们不受到恒星旋转的影响,而旋转则对主序转折区域影响巨大”,李程远的博士研究生导师,Richard
de Grijs教授评论说。
而更重要的是,研究团队指出,这一奇特性质并不局限于星团NGC1651,对于另外至少5个中年星团,都呈现出了相似的性质。“一定存在某种机制,使得恒星演化到主序转折区域时出现了颜色和亮度上的弥散,然而,这一机制在恒星演化到亚巨星分支后便失效了”,李程远的副导师,天文系兼职教授邓李才说。
“这一发现令人鼓舞,它将终结该领域接近十年的争论”,《自然》杂志的审稿人评述说,“第一次发现如此强烈的证据,能确凿无疑地排除星团恒星的年龄弥散悬疑,它使得我们对星团的星族演化有了更深的认识”,这一工作于12月17日在英国《自然》杂志上以快报形式在线发表(Nature
516, 367–369)。
星团是连接星系和恒星的桥梁,它既是组成星系的基本单位,也是恒星形成的基本形式,几乎所有的恒星都在星团中形成,理解星团的星族对星系和恒星的演化理论有着重大的影响。“尽管对星团的观测已经持续了近三百年,但直到今天,它们依然深不可测”,李程远表示,“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过去对它们的认识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