龚旗煌,男,汉族,1964年8月生,中共党员,理学博士,博雅讲席教授,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,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。现任北京大学校长,兼任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。
龚旗煌主要从事极端光学与信息光子学前沿及应用研究。近年来,他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。包括:(1)在非对称光学微腔中提出混沌辅助的光子动量转换新原理,实现了光学微腔的高效、超宽谱光耦合,有望在集成光子学和信息处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;(2)克服微纳光开关研究的材料瓶颈限制,将微纳全光开关阈值光功率降低4个量级,同时保持皮秒量级超快开关响应,解决了国际上光通讯波段微纳全光开关研究领域多年来的难题,并实现了多种高性能全光逻辑门;(3)利用模式耦合理论,在金属衬底上设计并制备出新型波导结构,解决了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场束缚和损耗相互矛盾的问题,有望为集成光子芯片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上,包括Science(3篇)、Nature子刊(10篇),Physical Review Letters(35篇)等,被引用30000余次。于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、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,4次获得北京市、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,3次入选“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”,并入选了“2018年全球光学领域30项重要成果”,100余次被Phys.org等国际著名科技媒体专题报道。
龚旗煌担任“纳光电子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”和“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”首席科学家、国际光学委员会副主席;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“创新研究群体”学术带头人、科技部 “极端光学”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、国家 973 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,以及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、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。他是美国光学学会、国际光学工程学会、英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等国际性学术组织会士。